日耳曼足球俱乐部名单(「足球地理学堂」欧洲杯参赛队:东欧铁骑、波西米亚双尾狮捷克)

这支国家队曾和哥哥一起两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却先后倒在了意大利和巴西的脚下,无缘冠军。在欧洲杯上,他们击败了1976年世界杯冠军德国队夺得欧洲杯冠军。点球大战中,帕年卡的铲球被很多人效仿。 1993年,两兄弟因政治原因不得不和平分居。分道扬镳后的两国在世界杯上各进一球。

Panenka 勺子罚球

在欧洲杯的战绩上,一哥的战绩明显好于另一哥,因为一哥离冠军只差一个金球了。 2016年法国欧洲杯和今年的欧洲杯,兄弟俩都出现在欧洲杯赛场上。其中,一个进入了欧洲杯的八强。成绩较好的球队是捷克队,另一队是斯洛伐克队。

捷克足球史上也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去掉古代帕年卡和马索普斯特的名字。内德维德、波博尔斯基、斯米切尔、罗西基、切赫等一系列球星,都伴随着几代人的回忆。

切赫

在今天的捷克,希克、索切克和考法尔续写着前人的辉煌。在足球地理学校,让我们一起走进捷克,了解这个国家背后的风土人情。

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关系

捷克共和国的前身是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除了拥有辉煌的足球运动员,还有着悠久的工业制造历史。自1918年独立以来,已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制造大国,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斯柯达和抗日战争时期因火力猛烈而被广泛使用的ZB26轻机枪均出自该国。

然而,该国于1993 年分裂,形成两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然而,是什么让这两个国家选择在一起,又为何时隔75年又选择分离?这一切都要从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关系说起。

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起源于今天波兰维斯瓦河畔的斯拉夫人。后来,在民族迁徙的过程中,部分斯拉夫人向西迁移到今天的波希米亚高原和摩拉维亚。是今天西斯拉夫人中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的祖先。

公元9世纪,西斯拉夫人的首领莫伊米尔在这里建立了大摩拉维亚公国。大摩拉维亚公国包括今天的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正是在大摩拉维亚公国时期,该地区语言的书写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产生了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直到今天,捷克和斯洛伐克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但是,历史变迁导致东西方聚少离多,形成了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因为在大摩拉维亚公国建立之初,就面临游牧民族马扎尔人,也就是匈牙利人的威胁。在与马扎尔人的战争中,大摩拉维亚公国逐渐败北。公元906年,大摩拉维亚公国东部被马扎尔人占领,公国贵族普罗米斯家族前往西部的波希米亚地区建立捷克公国。

马扎尔人(匈牙利人的祖先)掠夺欧洲地图

在神圣罗马帝国的帮助下,捷克公国抵抗了一波又一波的匈牙利入侵。因此,捷克公国选择了臣服于神圣罗马帝国。后来,捷克公国成为波希米亚公国。双尾狮,捷克足球的象征,恰恰是波希米亚公国的象征。从那时起,德国文化就在捷克人的心理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东部的斯洛伐克沦为匈牙利的领土。匈牙利文化也给斯洛伐克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战前的奥匈帝国地图,11是波西米亚,12是摩拉维亚。后来成为捷克共和国,波佐尼是今天斯洛伐克的首都

后来在奥匈帝国时期,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占据了统治地位,斯拉夫人受到压迫。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很弱小,因此他们意识到,如果要与共同的敌人作战,就必须团结起来。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解体,新的捷克斯洛伐克成立。

然而,聚少离多的历史,为日后的分离埋下了隐患。因为奥匈帝国解体后,捷克继承了帝国内部的核心工业区,经济发达。斯洛伐克继承了匈牙利的农业区。而且,斯洛伐克还保留着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在当时的欧洲,农奴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结果,捷克人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各个职位上都占据了主导地位。

捷克斯洛伐克工业奇迹邮票,主要是捷克制造

足球也是如此。这不难理解。 1993年1月1日解体后,国际足联和欧足联将世界杯亚军和欧洲杯冠军的荣誉从斯洛伐克的名字改为捷克的名字。

真正导致两国解体的是1990年代东欧的剧变。斯洛伐克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远大于捷克共和国。新政策并没有化解危机。最终,经过多次斡旋和协调,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终于分道扬镳。 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同时成为主权国家。

捷克和斯洛伐克虽然选择了分手,但两国既没有历史恩怨,也没有人口和领土冲突。捷克和斯洛伐克曾患难与共,所以两国关系还是很密切的。

捷克足协早期成员之一—— FIFA

捷克斯洛伐克成立于1918年,捷克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是1996年的欧洲杯。当年拥有内德维德、波博尔斯基等黄金一代的捷克人曾在小组赛2-1教训狂妄的意大利人,让世界杯亚军直接恨透了小组赛。

虽然捷克足球在1996年独立后首次参加欧洲杯,但实际上,捷克足协是国际足联的早期成员之一。这一切的故事要从奥匈帝国说起。 19世纪末,现代足球走出英国,来到欧洲大陆,迅速成为一项大众化的运动,在奥匈帝国亦是如此。

奥匈帝国像大不列颠一样属于联合王国。因此,奥匈帝国采用了联合王国的形式。 —— 奥地利和匈牙利分别成立了各自独立的足协,互不隶属。后来,奥地利管辖下的捷克共和国也要求成立自己的足协。与此同时,捷克共和国首都布拉格于1892年成立了代表民族主义的布拉格斯拉维亚俱乐部。一年后,布拉格斯巴达成立。 1896年,第一场布拉格德比直接点燃了捷克的足球。

球热情。

最终,在捷克人的斗争下,1901年,捷克足协成立。1906年,捷克足协加入了国际足联。成为了国际足联的早期会员。1918年随着新国家捷克斯洛伐克的出现,捷克足协被捷克斯洛伐克足协所代替。1994年美国世界杯后,重新独立的捷克重新加入了欧足联和国际足联。

捷克特点——无神论者比例高却教堂遍布

捷克是欧洲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黄昏之下的布拉格、美如童话版的捷克克鲁姆洛夫小镇(Cesky Krumlov,简称为CK小镇),啤酒之城比尔森已经成为了很多人来捷克必打卡的项目。

ck小镇

无论在布拉格、CK还是比尔森,都有着数不清的建筑——教堂。然而,根据一项调查显示,捷克人不信教的比例高达72%。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都和捷克人的宗教态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斯拉夫人经过了民族大迁移之后,分成三支——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其中,东斯拉夫人几乎全员诡异东正教、南斯拉夫人中的塞尔维亚人也皈依了东正教,克罗地亚人则诡异天主教。西斯拉夫人因为受德意志和匈牙利文化的影响,包括波兰人、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都曾经诡异了天主教,成为了天主教的大本营。

这三个民族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曾经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斯洛伐克人沦为了匈牙利人的农奴,捷克人所在的波希米亚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中唯一不是德意志人占主体的国家。中世纪时期的德意志地区被称为是教皇的奶牛。然而,日耳曼贵族不会自掏腰包,而是把压力转移到捷克人身上。因此,捷克地区的宗教矛盾日益严重。欧洲的宗教改革,正是从捷克地区开始。1415年,捷克传教士扬-胡斯要求教会允许在捷克地区用捷克语《圣经》传教,批评教会用“赎罪券”收敛钱财。

这是在马丁-路德之前第一次有人反对宗教权威,扬-胡斯也被认为异端被活活烧死。教会的这一举动激怒了捷克人,捷克人第一次拿起武器反抗神罗和罗马教庭,这是历史上的胡斯战争。此后,捷克人不再迷信天主教权威。

胡斯战争

对于捷克影响最深的就是影响欧洲的三十年战争。1618年,布拉格反抗罗马教廷和哈布斯堡王朝迫害时,将天主教代表掷出窗外。这一行动引发了影响欧洲进程的30年战争。这场战争中,捷克恰恰是战争的中心地区。

此役过后,捷克人口大量减少。从此,捷克人开始反思宗教。此后,捷克人经历了启蒙运动的洗礼,潜心搞科研。因此,在19世纪初,捷克成为了奥匈帝国最发达的地区。可以说,胡斯战争、三十年战争和启蒙运动的洗礼,让捷克成为了欧洲为数不多的不信教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即便如此,捷克也保留了教堂供游人参观。这些教堂,恰恰对捷克过去的血泪史的诉说。

结语

今天的足球地理学堂,我们跟随着足球的脚步,了解了欧洲杯的黑马球队——捷克。了解了捷克的风土人情。下一期的足球地理学堂,我们继续跟随足球的脚步走进新的国家(地区),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下期足球地理学堂,我们不见不散。

(Alexander)

发布于 2023-05-26 13:05:43
收藏
分享
海报
8
目录